|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完成環境監管任務沒有商量余地 |
(時間:2016-11-2 10:24:04) |
10月20日,環境保護部派出10個督查組,分赴20個省(區、市)就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進行督查。記者全程跟隨督查組參與督查采訪,并對四川省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督查工作事無巨細 “具體的難處可以具體分析,但是各項任務的完成沒有商量余地,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10月21日,環保部第八督查組來到成都,見到四川省環保部門有關負責人后,第八督查組組長、環保部環評司副巡視員劉文祥開門見山地放出“狠話”。 臨近年底,各地的全年環境執法監管任務完成進度情況引人關注。在督查啟動前的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督查動員會上,環保部副部長翟青表示,環保部此次決定對各地環境執法監管情況開展督查,就是為了推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督促各地加快推進執法監管重點工作。 “本次督查將聚焦當前環境執法監管中的突出問題,對照全年重點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實,推動各項任務圓滿完成。”翟青說。 根據工作安排,此次督查內容包括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取締“十小”企業情況、《環境保護法》實施進展、重點行業環保專項執法檢查開展情況、日常監管隨機抽查制度落實、“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等8個方面。 抵達成都后,督查組與四川省環保廳有關人員先進行了簡單的會談,聽取了總體匯報,對各有關部門相關工作資料進行了詳細查閱。隨后,督查組成員開赴成都、樂山等市各督查點進行檢查和問詢。 “現在這里關停了,有沒有進行新的項目引入?”在一處關停小型企業舊址,劉文祥在詢問當地環保部門負責人相關情況后說,“不能只解釋不能干什么,還要說明可以干什么,否則為了完成任務,完全犧牲了發展,也是不可行的”。在對各督查點進行督查過程中,督查組督查內容事無巨細,除了最常見的執法監管缺位外,督查組也要求各地在處理問題時要依法依規,“一定要得當,不能輕易下結論,有問題就是有問題,是多大問題就是多大問題”。 總結經驗層層推廣 除了存在的問題之外,對于四川省環保部門的一些先進做法,督查組也進行了認真了解。對此,劉文祥表示,督查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幫助各地完成環境執法監管任務,“因此總結經驗予以推廣也很重要”。 “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情況是此次督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成都,記者看到這里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已基本成型,并初見成效。 跟隨督查組在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報恩村督查時,記者見到了村級網格員唐平其。“村里現在有幾家企業?哪一家有污染記錄?……”面對督查組的詢問,唐平其對答如流。報恩村10多個企業的環保情況,唐平其都要定期巡視,并向鎮環保辦報告,村里一家家具廠就因為污染嚴重,在他上報情況并查實后被關停。 鎮環保辦則承擔了包括環保相關政策的咨詢,轄區環境隱患梳理、企業排污摸排、環境投訴糾紛解決等更多任務。 “在沒有成立鎮環保辦之前,鎮的環保工作基本是城管等兼顧,現在不一樣了,環保辦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所有辦事人員都是經過相關培訓后才上崗的。”成都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生勇告訴記者,成都市317個鄉鎮街道實現了環保機構全覆蓋,并延伸到村和社區,建立健全了全市一體、標準一致的基層環境保護工作機制。 “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大大提升了環保部門的工作覆蓋面。2008年,四川省和成都市有關部門核定了成都市、區(市)縣級的監察執法編制。然而,多年過去,污染源數量、環境監管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成都全市數以萬計的污染源,執法監管力量明顯不夠。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2014年底,成都市完成了317個鄉鎮(街道)的環保機構建設,并進一步明確了屬地政府的責任,實現了人員、職責、經費、場所、裝備“五落實”,實現了環境管理網格化、標準化、系統化、全覆蓋。 2015年11月,成都市印發了《成都市網格化環境監管實施方案(試行)》,讓網格化環境監管進一步有章可循。“根據方案,我們首先實行‘五定’,即對轄區內所有污染源實施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懲的‘五定’監管,做到了網格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目標任務具體、考核評價客觀,相關內容應依法向社會公開公示。”成都市環保局副局長梁偉說,各級網格之間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工作任務和獎懲措施,各部門之間加強協調,建立了聯動機制。 相比于成都等單個地級市,四川省地域廣闊,情況復雜。對此,除四級網格外,四川省還結合地方環境承載能力和環境監管任務,將工業集聚區和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增設為特別監管網格。 督查壓力傳至地方 三天的督查工作緊張而忙碌,在各個城市,督查組分別針對八項督查任務選擇了不同的現場檢查點,進行了詳細調查了解。在白天的督查任務結束后,晚上再針對白天的督查情況召開內部會議進行討論。 督查結束后,督查組發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對四川省的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總體落實情況表示了認可。 “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在積極推動水、大氣、土壤‘三大治污戰役’實施的同時,統籌部署、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促進了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至9月,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同比提高2.2%,水環境質量出川斷面水質全面達標;強化環境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環境應急體系,2012年以來全省未發生過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督查組副組長、環保部環監局副調研員趙越表示,通過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工作,四川省初步摸清了底數,將原本未納入監管的建設項目納入監管范圍,整改了環境問題,規范了企業環境行為。在取締“十小”企業工作方面,四川省各地環保部門注重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調聯動,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有力推進取締工作。同時,四川省自加壓力,將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法規要求的磷化工企業納入取締范圍。 督查對于地方環保工作有何幫助?在得到督查組的督查反饋意見后,四川省環境監察執法總隊總隊長雷毅深有感觸:“相比于地方環保部門,督查組的視角更加開闊,對于環保政策法規的理解更加深入、準確,指出的問題非常精準,提出的很多方法和建議有助于我們拓展工作思路。我們會把此次督查的意見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對于交辦的問題,盡快做出處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