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提出氣候變化脆弱性集成與分類學新理論 |
(時間:2017-2-22 9:05:02) |
氣候變化的脆弱性評價需把不同尺度上的氣候和非氣候因素集成起來,但是集成方法和不同的計算技術很容易使人們在尺度、指標和計算方法等方面陷入困惑。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淮建軍關于氣候變化社會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重要成果——區域氣候變化脆弱性的集成與分類學新理論在線發表于《科學報告》。 其研究表明,集成與分類學之間的動態轉化與傳播能改善脆弱性評價和適應選擇的過程,關鍵在于尺度選擇、指標集成、計算方法、數據獲取都實現一一匹配和整體優化。為此,作者使用從上到下的方法,開發出一個考慮位置、時間、人物、焦點、方法和適應的六維度分析框架,回答了“誰關心如何適應在某些地方和時間范圍內的什么對什么的脆弱性”問題;并以澳大利亞綿羊小麥區大麥、小麥和燕麥的干旱脆弱性為例,研究檢驗了集成、優化和分類的混合使用能夠推進脆弱性評價和適應性選擇的假設;比較了12種不同的脆弱性指數與作物產量波動指數,選出最優脆弱性評價指數;區分了敏感和耐受樣本,基于地區社會經濟約束構建了各地適應的分類學。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