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四川省“十三五”環境治理總投資3000億元 |
(時間:2017-3-15 9:33:31) |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環保提到了新高度,外界普遍認為未來將實行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環保廳巡視員鐘勤建對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解讀。同時,對四川省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效與經驗也做了分析。 治霾要精準治理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對此你如何認識?去年年底,大家普遍感覺成都的重污染天氣增加了,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鐘勤建:打好藍天保衛戰,對企業而言,就是要開展重點污染企業達標專項行動,督促重點企業環保設施改造升級,嚴格查處排放未達標企業,對到期未達標企業依法堅決關停。 就成都而言,目前機動車保有總量巨大,每年新增量也很大,機動車尾氣污染是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沒有進一步機動車總量管控措施出臺的情況下,成都今年將加速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 大氣污染形成原因很復雜,受外部條件影響較大,容易反復。即使用多種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但擴散條件不好,也達不到預期目標。比如去年冬天,成都持續重污染的原因之一就是近幾年最差的氣象條件。 記者:下一步,四川省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鐘勤建:我認為治理霧霾首先需要精準識別當地霧霾的成因,然后實施精準治理。 直接導致成都臭氧污染的揮發性有機物底數還不太清楚,小散亂無組織排放較多,哪些行業在排放、貢獻率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摸排。而且現在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缺失,對企業監管處罰沒有依據。因此,我們正會同成都市借鑒廣東等地的經驗,盡快研究出臺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地方標準。 在大氣污染方面,我們還注意到了城市周邊的一些物流園區,由于大量載重柴油貨車聚集,造成尾氣和揚塵污染致使局部區域空氣質量下降。對此,我們也將研究制定相關措施。 同時,由于大氣污染相互影響,目前成渝之間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四川省環保廳和重慶市環保局在重慶簽訂《川渝地區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協議書》,未來將建立完善川渝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協作機制,加強聯合監測、聯合執法、聯合應急,共同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將推環保警察制度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要全面推行河長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四川方面的計劃是什么? 鐘勤建:在四川境內,目前已經確定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礱江、青衣江、長江金沙江段、安寧河、沱江、岷江、大渡河十條主要河流將實行河長制。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認真梳理四川境內的河流流域具體情況,建立省、市、縣、鄉的四級河長制體系,細化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建立河長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報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激勵與問責制度,推進河長制真正落地。 長期以來,環保部門監管以行政執法為主,面對嚴重的環境污染行為缺少強制措施,而且環境污染案件的證據不容易固定,移送司法難度很大。因此,今年四川省將在什邡成立環保警察中隊的基礎上,在有條件的地區繼續推行環保警察制度,以加大對環境違法的打擊力度,增強執法震懾力。 記者:兩年前你接受我們采訪時說,多數部門搞經濟在加油門,環保部門卻因為要保護環境要“踩剎車”,目前這樣的對立局面有改變嗎? 鐘勤建:最近兩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力推進、環保督查力度加大以及環保責任進一步壓實,經濟發展不再和環保對立,而是盡量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具體而言,就是在四川省扶貧攻堅任務還很重的情況下,既需要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也要想方設法保護好環境,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尤其是要按照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劃定并堅守生態紅線。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上,多還舊賬,不欠新賬,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未來新上一個項目,如果要排一個100個單位的污染物,那么該區域的既有項目,就要削減150-200個單位,實行增量或倍量替代,達到產能增加,排放總量下降。 四川要進行“十三五”土壤、水和大氣的治理,總投資約3000多億元,但政府財政投入僅百億元,需求跟投入的差距很大,因此僅僅靠政府是不行的,還要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我希望通過一個平臺,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通過市場化的模式,專業化的運作,來籌集環保治理的資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