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伊春市環保局為百姓構筑“綠色屏障” |
(時間:2017-4-26 9:07:42) |
環境安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創文”的重要內容。近兩年來,市環保局把創建全國文明城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緊密結合環保工作,通過采取多項措施,為百姓生命健康筑牢了一道道環境保護的“綠色屏障”。 該局專門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制定年度《市環保局創建文明城市環保任務分解表》,明確了責任和任務,以推進污染防治。落實污染減排主體責任,制訂實施《伊春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完成《伊春市水污染防治專項2016年度實施方案》編制,目前,已建成污水處理廠并投入使用13個,完成《“十二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15個、水污染物工程減排項目7個。對12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調整和劃分工作,對19處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設置地理界標、界碑、交通警示、宣傳牌,實現規范化管理。2015年至2016年全市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黑龍江嘉蔭段和湯旺河干流均能滿足地表水四類水質要求,呼蘭河、伊春河和西南岔河均能滿足地表水三類水質要求。 全力推進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完成了5家熱電聯產企業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設施建設、2家脫硫脫硝工業治理工程建設、全市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42臺。劃定了黃標車禁行路段,淘汰黃標車2720臺、老舊車輛2107臺。累計完成36座加油站油氣回收項目。2015年至2016年,環境空氣質量符合國家二級標準,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分別達到了96.4%、98.1%,2015年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排名全省第一。 全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推廣化學肥料和農藥使用量技術,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目前,全市落實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270萬畝。 不斷提升垃圾治理設施建設和設備投入水平。2015年全市村場共設置垃圾箱4102個,建立鄉鎮垃圾填埋(焚燒)處理廠94個,配備各類垃圾清運車299輛。2016年新建垃圾中轉站15處,垃圾收集點13處,垃圾填埋(焚燒)場10處;新配備垃圾箱201個、垃圾清運車22臺(輛)。開展垃圾整治活動1000余次,清理垃圾三萬余立方米。新栽植各類綠化樹木24.8萬株,美化花卉25.1萬株,修建公共綠地4.9萬平方米。 全力推進環保執法,建立市縣兩級環境保護部門層級負責執法模式,實行環保執法網格化管理,建立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相關機制,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在伊春環保網建立了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專欄,加強環保誠信檢查,實行企業環保管理紅黑名單制度,在報紙、網站公布了2家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紅黑榜”名單,維護了環保法律法規的尊嚴,促進了企業環保守信、守法意識。 同時,他們還強化志愿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生態文明理念宣傳,積極引導公眾參與。近年來,先后組織開展了“環保進社區”、“環保進企業”、“綠色生活,節能減排,從我做起”、“志愿幫扶貧困戶”等活動。共深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10次,服務社區群眾20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份(張)。開展主題環保志愿服務活動6次,幫扶貧困戶折合資金1.5萬余元,援建項目4個。以加快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為主線,在全市上下先后組織了“地球一小時”活動、“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節能宣傳周”活動、“全國低碳日”活動等多種形式的環保主題宣教活動,并充分利用媒體宣傳、網絡宣傳等形式,加大對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