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今年東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少于318天 |
(時間:2017-5-9 9:25:48) |
近日,廣東省環保廳向各地、有關單位印發《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2017年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指出,東莞今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達標率不低于87%。也就是說,2017年的365天內,至少要有318天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方案》還給東莞開出了具體的“藥方”:對13個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開展重點整治,年內淘汰11305輛黃標車,以加快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的改善。 今年東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不少于318天 據介紹,2015年-2016年,從全省平均水平來看,廣東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均實現全面達標。不過,包括東莞在內的7個地市部分指標未到達標水平。其中,東莞環境空氣質量中的臭氧濃度,超過國家標準。有時雖然是藍天白云,但空氣質量并不達標。 《方案》明確了今年各地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約束性指標,其中包括深圳在內的12個城市,年內優良天數比例要超過92.7%;東莞、佛山、廣州等3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為87%。換句話說,今年東莞優良天數至少有318天。按照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指數進行測算,東莞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第90百分位數需下降到163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 前段時間,省環保廳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我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87.8%,在全省排名第17位。在第一季度的90天時間里,空氣質量達優21天、良好58天、輕度污染11天。與2016年同期相比,達標天數比例下降6.7%。其中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O3(臭氧)等3項大氣污染物季評價濃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昨日,市環保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第一季度各項大氣污染物季評價濃度同比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冷空氣活動偏弱、大氣擴散條件較去年同期不利,造成空氣質量有所下降,這也表明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任重道遠。 在13個重點行業展開揮發性有機物整治 入夏后天朗氣清,藍天白云成了“常客”。不過,來自環保部門的研究顯示,在炎熱且陽光充足的日子里,主要污染物并非大家熟知的PM2.5,而是“默默無聞”的臭氧。事實上,在東莞,臭氧已成為影響環境空氣質量最大的污染源。 《方案》對東莞等城市的空氣質量提出明確的整治路徑,在轄區內對火電、化工、陶瓷、玻璃、造紙等重污染行業和石化、工業涂裝、印刷、家具制造等13個VOCs(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開展全面清查,制訂并實施淘汰退出方案,開展城市交界處工業集聚區、村級工業園連片環境綜合整治。對于重點企業,要按照“一企一策”進行VOCs整治。 據了解,東莞近年來持續實施臭氧污染防控行動計劃。按照“關閉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開展VOCs整治工作,在完成家具、制鞋行業VOCs治理的基礎上,出臺VOCs治理財政補助政策,重點推進印刷、塑膠、汽車及摩托車制造等重點行業VOCs污染整治。2016年我市啟動了家具制造和制鞋行業的“三個一批”治理,目前已完成了1403家。今年家具行業已進入“油改水”階段,有一家家具企業率先在東莞全面啟用水性油漆,并獲得成功。這為在東莞家具行業全面推行水性油漆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加快推進VOCs整治工作。 年內全面淘汰11305輛黃標車 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已被列入各級政府的重點工作。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方案》從工業源、移動源、發展綠色經濟、調整能源結構、提高預判能力等方面,提出積極推動公交電動化、加快淘汰黃標車等具體措施。 《方案》明確規定,從2017年起,廣州、佛山市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應全面實現純電動化,力爭2020年底實現公交純電動化;珠三角其他地區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比例不得低于90%,其余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省環保廳還給各地下達黃標車淘汰計劃,今年全省計劃淘汰134653輛黃標車,其中東莞淘汰11305輛。 昨日,市環保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將加強移動源污染防治工作。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優化布設公交線網,加強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嚴格新車準入條件,實現油品逐年升級。2017年底前完成黃標車淘汰工作任務,確保完成黃標車全面淘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