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16年北京PM2.5超國標1倍多 重污染預警36天 |
(時間:2017-6-5 9:04:31) |
北京市環保局2日發布的《2016北京市環境公報》顯示,2016年,北京全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這一數值超出國家標準1.09倍。2016年,北京全年累計啟動重污染預警17次,分布于36天,其中有6天重污染紅色預警。 去年北京空氣質量整體如何? ——空氣質量達標198天PM2.5超國標1倍多 根據《2016北京市環境公報》顯示的數據,2016年,北京全市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是這一數值依舊超出國家標準1.09倍。 其他污染物中,去年北京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92微克/立方米。 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濃度值為3.2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第90百分位濃度值為19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 就空氣質量達標天數來看,2016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8天,其中,一級優68天,二級良130天,達標天數較2015年增加12天;2016年共發生重污染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 空氣污染有啥特點? ——污染物秋冬高、夏季低 《2016北京市環境公報》顯示,2016年北京的空氣質量月際變化明顯,污染物總體呈現夏季低、秋冬高的態勢。 2016年前11個月,PM2.5平均濃度值為67微克/立方米,但是受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2月京津冀大范圍區域空氣重污染頻發,全市累計出現4次共11天重污染,導致PM2.5水平陡增。 根據區域背景傳輸站點的監測結果來看,位于北京北部邊界的京東北和京西北區域點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50毫克/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5%,位于南部邊界的京西南、京東南和京南區域點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97毫克/立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9%。 北京各區PM2.5濃度如何? ——延慶、密云、懷柔PM2.5年均濃度較低 《2016北京市環境公報》稱,北京全市空氣質量南北差異顯著,位于北部、西北部的生態涵養發展區好于其他區域。 根據北京各區去年的空氣質量監測,各區空氣中的PM2.5年均濃度范圍在60至89毫克/立方米,均未達到國家標準。 就PM2.5年均濃度來看,2016年北京各區中,PM2.5年均濃度最低的是延慶,其PM2.5年均濃度范圍在60毫克/立方米,PM2.5年均濃度較低的前五個區還有密云、懷柔、昌平、順義。 2016年北京各區中,PM2.5年均濃度最高區是大興,PM2.5平均濃度值為89微克/立方米,年均濃度較高的前五個區還有房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石景山。 除了細顆粒物,2016年,北京各區的PM10也均未達到國家標準,此外,二氧化氮年均濃度范圍為28至58毫克/立方米,平谷、懷柔、密云、延慶達到了國家標準,其他區域均未達到國標。 嚴懲環境違法行為 ——2016年北京開1.5億元“環保罰單” 《2016北京市環境公報》顯示,2016年,北京全年累計啟動重污染預警17次,分布于36天,其中,藍色預警6次、6天,黃色預警7次、16天,橙色預警3次、8天,紅色預警1次、6天。 2016年,區域協作機制實現了新突破。健全預報預警機制,京津冀率先統一空氣重污染應急預警分級標準,區域協同應對空氣重污染機制進一步完善。 深化結對合作治污機制,北京市共投入5.02億元資金支持保定、廊坊兩市開展小型燃煤鍋爐淘汰和大型燃煤鍋爐治理。 此外,為了完善信息共享機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建成大氣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七省(區、市)空氣質量、重點污染源排放等信息實時共享。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水污染協作機制,京津冀三地建立了水污染應急聯席制度和信息通報機制,水污染突發事件長效協作機制初步形成。 公報還顯示,2016年,北京全市持續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市環保執法部門共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3127起,處罰金額超1.5億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