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太原市加大水源地保護治理力度 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
(時間:2017-6-21 11:03:29) |
飲水水源地安全至上為確保飲用水源安全,我市將進一步強化飲用水源地環境治理與保護:加快汾河水庫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完成嵐河濕地工程和汾河水庫上游汾河干流地工程建設進度,保障汾河水庫水質穩定達標。實施飲用水源地保護規范化建設,完成全市11個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市級5個、縣級6個)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確保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不退化并持續改善。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評估工作,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狀況評估技術規范》要求,完成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評估工作。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完成日供水1000立方米或服務人口10000人以上的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具體內容包括:加快推進汾河治7大重點打造治水新常態理3期工程建設,2017年完成汾河南延3期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汾河小店橋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加快推進重點河段綜合治理工程,清徐縣白石南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成投運,實現美錦橋出境斷面達標;完成楊興河綜合整治工程,年內陽曲縣楊興河出境斷面水質具備達標條件。實施汾河古交城區及下游段截污整治工程和濕地建設工程,進一步改善汾河古交段水環境質量。組織開展汾河溫南社國考斷面上游濕地工程建設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為實現溫南社國考斷面達標奠定基礎。 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八河治理”將成為今年我市水環境質量提升的一大亮點,即綜合整治北澗河、北沙河、北排洪渠、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等8條河流,實現周邊環境的快速躍升。此外,我市還將采取截污納管、明渠覆蓋、雨污分流等措施,完成城南退水渠、西干渠等10條黑臭水體治理,年底前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加快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一批污水處理工程將建設實施:完善晉陽污水處理工程的各項設施,盡快實現達產、達效,及早發揮減排效益;加快推進汾東污水處理工程建設,2018年年底前一期工程建成投運(35萬噸/日處理),實現市區城市生活污水全處理;古交市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實現古交城鎮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同時,我市還將同步實施市區污水管網配套建設、污泥處理處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等工程。 最大限度減少工業污染排放在2016年全面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型洗煤、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油、電鍍、農藥、有色金屬冶煉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的基礎上,我市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環境排查監管,發現一起、取締一起。在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方面,工業集聚區的污水必須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污水處理設施必須安裝在線監控裝置。 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與污水治理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現有規模化禽養殖場(小區)60%以上配套建成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等設施。續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新增完成38個建制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按照“以獎促治”政策,開展河道清淤疏浚,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提高農村水污染防治能力。 防止地下水污染組織開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建立地下水污染場地清單并推進治理工作。實施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雙層罐或設置防滲池工作,防治地下水污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