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四川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南充總體整改率近九成 |
(時間:2017-7-19 9:03:45) |
7月18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針對今年省環保督察組移交的98項現場檢查問題、257件群眾信訪案件和5個方面14類突出環境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相關部門逐一梳理分析、逐一專題研究、逐一落實舉措,全面推進整改到位。 截至7月14日,98項現場檢查發現問題,整改率達85%;257件群眾信訪案件全部辦結。據省督察辦調度結果顯示,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南充總體整改率為89.2%,整改工作進度排全省第二。 環境問題整改作為重中之重 全市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全市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一方面,空氣質量逐步好轉,主城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和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實現同比降低,優良天數率實現同比上升。另一方面,全市水體質量穩中有升,流江河出境白兔鄉國控斷面水質較去年有所改善,5個國、省考核斷面全部達標。嘉陵江干流、升鐘水庫保持Ⅱ類水質,29個重點小流域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達44.8%,較去年提高20.1個百分點。其中,流江河出境白兔鄉國控斷面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總磷平均濃度降幅分別為25.99%、25.64%、37.50%,水質較去年有所改善,今年獲得省上水環境質量改善表彰。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100%。 除此之外,全市土壤質量保持良好。飲用水源地、蔬菜種植基地、畜禽養殖基地周邊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基本農田保護區域和重點企業周邊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記者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召開5次市委常委會、6次市政府常務會、12次整改工作小組專題會議和3次全市性大會研究部署,特別是召開市縣鄉三級領導干部參加的全市環保工作電視電話推進會,再次明確任務、再次喊醒要求、再次亮明底線。 市委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明確市級部門(單位)環境保護職責的通知》,南充成為全省首個將環保職責納入市級部門“三定”方案的市。另外,還制定了《南充市貫徹落實四川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3項工作目標、4項工作要求、12條整改措施,針對現場檢查發現的98項具體問題,出臺專項方案,任務到人、責任到崗、要求到位。 針對督察意見指出的突出問題,全市梳理了8個區域性、行業性問題和8項“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交通、衛計、農牧、住建、水務、城管、公安、經信等部門,針對汽修行業、醫療廢物、養殖屠宰、工地揚塵、飲用水源、道路揚塵、黃標車整治淘汰、燃煤鍋爐淘汰和企業關閉搬遷等方面的突出環境問題,制定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并實施整改,目前正加快推進、有序推進。 針對群眾信訪問題,我市堅持深挖細查,追根溯源,從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垃圾處置、黑臭水體、餐飲油煙等問題入手,對問題進行綜合整治。省掛牌督辦的431家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戶,目前已關閉153家,剩余278家正在加快推進關停工作。 高壓實施“三大戰役” 強力推進環保工作 全市通過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全力抓好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治各類工地173處,淘汰燃煤鍋爐88個,建設秸稈綜合利用處置中心7個,淘汰黃標車、老舊車3.5萬輛,餐飲企業油煙高效凈化“全覆蓋”;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市縣鄉三級河長體系,確定河長620名,實現河流湖庫全覆蓋,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編制,加快推進主城區取水口遷建工程及市第四自來水廠建設,確保環保部督辦的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問題得到解決。 在“凈土保衛戰”方面,我市扎實開展土壤恢復治理,積極推進蓬安縣2個土壤治理與修復項目,強化危險廢物管理,加快建設市危險廢物綜合處置項目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擴能項目;補齊固廢設施短板,加快推進餐廚垃圾處置設施建設,積極實施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建設,確保餐廚垃圾、污泥規范處置;加強農業固廢整治,制定了農業固體廢棄物農膜、秸稈、畜禽糞便等專項工作方案,加強農業化肥農藥整治、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確保全市農村土壤環境安全。 同時,全市嚴格落實新《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采取夜查、暗查、節假日查、交叉檢查等方式,連續實施執法檢查攻堅。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查處288起,其中行政處罰256起,已結案163件,立案查處罰款金額為1286.35萬元,行政拘留4人,移送司法14件,查封扣押12起,限產停產88起,保持了高壓監管,形成了強力震懾。 再查再改 確保整改任務圓滿完成 “我市整改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中省要求和群眾期盼還有差距。”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98項現場檢查移交的具體問題,除3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和1家城區工業企業搬遷工程外,其余問題7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257件信訪案件,7月底前全部辦結,并加強回訪,確保息訴息訪;督察意見反饋的5方面14類50項突出環境問題,短期內能解決的,年底前全面整改到位,其余問題制定切實可行實施方案,倒排工期,落實責任,加快推進。 全面補齊基礎短板,堅持環保項目先行。下一步,我市將集中抓好小流域綜合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園區污水處理廠、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夯實環境保護的基礎支撐;全面強化監管執法,采取停產整治、查封扣押等強制手段,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和專項執法,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等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對養殖行業、工程項目、產業園區、基礎建設、重點企業等領域進行再摸排,對整改不達標、防治不到位、設施不健全、責任不落實、執法不逗硬等問題進行再排查,逐一整改到位。并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壓實責任,強有力推進問題整改,確保各項整改任務圓滿完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