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圳目標:2020年空氣質量有望達到歐盟標準 |
(時間:2017-8-16 8:55:31) |
公務員羅先生的微信朋友圈別具特色,每次上傳的照片都是一個主題——“深圳藍”。這些照片從不同地點、不同角度展現深圳藍天白云之美,收獲無數點贊。他說:“藍天,F,空氣清新,生活在這么美的城市,幸福感油然而生! 如今,“深圳藍”已成常態。優良的大氣環境質量也成為深圳吸引金融、高新技術、文化創意企業和高素質人才的新優勢。 深圳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不僅市民點贊,也得到了環保部的充分肯定。環保部認為,深圳為我國特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改善工作作出了榜樣,要求在全國推廣深圳經驗。 空氣質量連續三年穩定達標 提供清新的空氣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來,深圳下大氣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 五年來,在經濟、人口、車輛數量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深圳生態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并呈現向好態勢。2014年,深圳首次實現6項空氣質量指標全面達標,提前3年完成國家下達的治理目標任務;2015、2016年,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污染物濃度持續降低,PM2.5濃度下降到27微克/立方米,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今年上半年,深圳空氣質量全國排名第七,全市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優良狀況。 目前,深圳空氣質量穩居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最好水平,“深圳藍”成為城市靚麗的綠色名片。 堅定不移淘汰落后產能 深圳地域面積小,經濟總量大,單位面積承載的經濟活動和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遠高于其他大中城市,那么,“深圳藍”是如何成為常態的呢? 實踐表明,深圳大氣質量能在較短時間內率先全面達標并保持不斷改善的趨勢,得益于十余年來深圳市政府堅持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科學制定行業減排路線圖、大力治理重點行業污染、大量投入財政資金補貼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正確科學的治污政策和措施,同時也得益于珠三角各市切實開展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使深圳率先達標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組數據表明深圳大氣治理的堅定決心: 深圳成為全國唯一全轄區禁燃高污染燃料的城市,累計淘汰、改造高污染鍋爐1100多臺。 2013年以來,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38萬余輛;公交領域新能源車數量居全球首位,今年底,全市1.5萬輛公交車全部替換為新能源汽車。 全面開展重點行業VOC污染治理,防治臭氧污染,每年減排VOC7萬噸以上,深圳臭氧濃度在珠三角城市中保持最低。 率先開展船舶污染治理,已有4450余艘次遠洋船舶轉用低硫燃油,可提供岸電的泊位全國最多…… 2020年PM2.5年均濃度達到歐盟現行標準 成績面前,深圳沒有止步。 空氣質量穩定達標僅僅是治理大氣污染工作新的起點,為更好地保障市民健康、持續提升城市競爭力,深圳在全國率先提出大氣質量要達到國際高標準。 去年,市人居環境委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局執行局前局長Catherine Witherspoon等國內外大氣領域權威專家,就深圳空氣質量提升工作把脈會診,反復論證,提出2020年深圳PM2.5年均濃度力爭達到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準則的第二階段過渡目標值(25微克/立方米),達到歐盟現行標準。 為實現這一目標,今年深圳市政府以“一號文”出臺《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計劃(2017-2020年)》,該計劃涵蓋7大領域30項具體措施。 讓深圳的天更藍,空氣更清新,這一天值得期待。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