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保山市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穩步推進 |
(時間:2017-9-12 8:48:53) |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第四環保督察組于8月29日進駐保山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保山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敢于擔當的精神接受“督察體檢”。全市圍繞“五問題五落實”穩步推進環境保護督察工作。 以解決機制問題為導向,把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體制和環境保護工作系列改革精神抓落實 保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保山生態文明市建設實施方案》《保山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保山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保山壩區建設全省壩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區實施方案》等文件,夯實了生態文明體制和環境保護的制度“基石”。中央、省委省政府對生態文明體制和環境保護工作系列改革的重大部署在保山市迅速貫徹落實。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部門聯動,各級黨委、政府積極行動的工作格局形成,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各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實行定量考核并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實行生態環保指標“一票否決制”,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各項制度措施有力推進。 以解決民生問題為導向,把生態恢復治理工程抓落實 保山市委、市政府把城市生態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大城市生態修復修補力度,不斷擴大優化城市生態空間。按照5A級景區標準建設中心城市萬畝青華海生態濕地恢復、萬畝東山生態恢復、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工程,實施了保山壩區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保山市高速路兩側綠化景觀帶建設工程、隆陽區東河沿岸綠化工程,建成了昌寧縣城北濕地公園、龍陵縣龍山湖公園等一批生態恢復治理項目,保山市生態建設成效初顯。保山中心城市被國家住建部列為全國第三批、省內第一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保山青華海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東山生態恢復工程已實施封山育林7200畝;生態觀光農業園已完成土地流轉12254畝。保山市不斷加強森林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加大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管護力度,公益林管理工作在省級評比中連續五年第一,森林覆蓋率從2008年的61.9%增加到2016年的65.3%。 以解決環境質量問題為導向,把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抓落實 深入開展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印發實施了水、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多措并舉強化污染防治,強力推進污染減排。“十二五”以來,全市三大水系干流、支流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2016年中心城市空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日均濃度比2014年下降33.9%;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總量減排任務,被省政府評為“十二五”及2016年減排優秀單位。保山市加強工業園區規劃引領,打破市內行政區劃限制,按照一個園區一個主打產業,高標準規劃建設了5個“園中園”,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17年7月,全市已累計建成廊體62.549公里、完成投資43.48億元。2016年5月,保山中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被財政部、住建部列為國家綜合管廊試點。“十二五”以來,全市新增配套污水管網334.86千米,雨水管網267.11千米,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5%以上;2016年建成云南省首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項目,每年處理保山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約10萬余噸,有力提高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水平。全市各級共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建成運行300座農村生活垃圾熱解氣化爐,覆蓋62個鄉鎮、600多個行政村,基本建立起一套“戶集、村運、鄉鎮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 以解決群眾舉報問題為導向,把省委省政府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問題件件抓落實 全市樹立“一盤棋”思想,把省委省政府第四環保督察組轉辦的舉報案件及時批轉到縣(市、區)、園區辦理,不松懈抓好督察組轉辦問題的查處整改,采取一線工作法、聯合執法等方式,加快查處進度,按照規定時限完成查辦,做到及時查處、及時整改、及時落實、及時問責。截止9月10日20時,共計交辦43件(其中來電舉報37件、來信舉報6件),已辦結14件,正在辦理29件。從8月29日開始至9月10日,每三天向督察組報送市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及信息公開統計表、網絡輿情監測報告。市級主流媒體公開或宣傳報道28次,縣(市、區)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及信息公開24次,用實際行動取信于民,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以解決突擊問題為導向,建立長效機制長期抓落實 把督察期間的工作方法、工作力度、檢驗工作的標準制度化。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雖只在一時,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是當前和長遠的艱巨任務。保山將生態市建設納入全市10項重點工作,采取月評價、季督查、半年通報等措施強力推進,確保2018年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市,積極爭創全國第二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市已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鄉鎮4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62個,創建國際生態學校3所、國家級綠色學校1所等各級綠色學校268所,建成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2個、省級綠色社區30個、省級生態環境教育基地5個。騰沖市已獲得省級生態文明市命名,隆陽區、龍陵縣、昌寧縣通過省級生態文明縣(區)現場考核驗收,待省政府審核命名,生態文明創建走在全省前列。保山市2014 年被國家發改委、林業局列為第二批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市。善洲林場被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高黎貢山自然公園被確定為“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環境教育基地”。保山市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讓環保督察工作作為一種常態來要求和管理,努力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