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大氣防治上升為國家戰略 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
(時間:2017-9-29 10:08:48) |
大氣污染防治是一個漫長的工程,污染治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需要企業的技術創新,還需要后期長期良好的運營,同時責任歸屬的問題也要得到企業的重視。 核心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力 隨著我國對大氣污染治理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和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兩個領域的多家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重點布局,并自主研發了多項技術,例如煤炭的低排放燃燒技術、脫硝脫硫等技術。 從污染物排放成因看,煤炭的不潔凈燃燒占到60%以上,中國的能源分布仍然處于“富煤、少油、貧氣”,煤炭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仍將是重要基礎能源。 當下最關鍵的問題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總監任健對記者表示,通過新技術對舊鍋爐進行改造,同時大力推廣高效燃煤鍋爐。公司自主開發并擁有12項專利的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技術(微煤霧化燃燒技術4.0),可以使煤粉燃盡率達到98%以上,鍋爐運行熱效率達90%以上,與傳統燃煤鍋爐相比,節煤30%以上,污染物排放水平達到天然氣燃燒排放標準,其中底部燃燒技術、三層燃燒技術、低排放燃燒技術處世界領先水平。正在開發的微煤霧化燃燒技術5.0,將會實現設備的模塊化開發,進一步縮短工程安裝施工周期,排放效果更優。 任健表示,通過新技術對舊鍋爐進行改造,同時大力推廣高效燃煤鍋爐,可提升鍋爐的燃燒效率和排放指標,達到或者超過天然氣排放標準,同時,有助于工業園區拆除小、舊鍋爐,實現集中供熱。 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鄧賢東對記者表示,要始終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和再創新,擁有核心技術,打造核心產品,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中國電力行業節能環保領域的領先者,大唐環境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諸多成就,“節能型湍流管柵高效脫硫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和“增強型燃煤煙氣SNCR脫硝技術”分別達到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 據了解,目前相比煤電行業污染物持續減排,非電行業對我國污染排放影響越來越大,我國鋼鐵的產量占世界的50%,水泥占60%,平板玻璃占50%,電解鋁占65%,且分布了40多萬臺量大面廣的燃煤鍋爐,量大面廣的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的采暖用煤數量更是驚人。 在非電領域,國內的工業煙氣治理企業曾因技術的缺乏需要引進昂貴的國外技術,使企業成本大大增加。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根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到,清新環境秉承著技術創新的發展理念,在公司成立后的前幾年,經過研發、實驗、改進,推出了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旋匯耦合技術,并取得了發明專利,改善了當時國內能源企業高成本的現象。 第三方運營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環境保護部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主要圍繞加快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現環境質量改善,以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向,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與排污許可證制度有機結合的污染治理新機制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制訂。 大唐環境作為國內領先的燃煤電廠脫硫、脫硝特許經營商,在大氣污染第三方治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鄧賢東強調,一方面,排污企業可以通過利用第三方企業的先進治污技術,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有效治理環境污染;另一方面,作為出資方的排污企業和作為治理方的第三方公司可以在污染治理過程中相互監督,從而避免傳統“誰污染誰治理”原則所帶來的弊端。同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從而推動環保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另外,企業在注重提升自身運營管理水平的同時,還要積極發揮行業影響力,例如,大唐環境主編了“火電廠煙氣脫硝平板式催化劑IEEE標準”等多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并多次組織召開研討會,為國家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升了環保企業行業地位和話語權。 在環保企業的運營方面,張根華認為可采用第三方治理的模式。清新環境未來就是以運營和服務為主要方向,公司一方面采取項目改造、項目新建的傳統模式,另一方面推出了BOT模式,即經污染企業委托,由專業的環保企業承擔投資、建造、運營等環保責任,此種模式從技術、性能、經濟層面上都呈現出更好的優勢。 此外,第三方治理模式除了促進排污企業與環保企業的良性發展,也可以解決政府監管方面的難題。 在熱力生產與供應方面,政府曾面臨的難題有:一是監管難,每一家能耗大戶都有自己的鍋爐,容易超標排放;二是日常維護和運營投入高,政府開支大;三是技術革新緩慢。任健認為,未來政府公共事業大多會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通過市場化招標,同企業簽訂20-30年熱力生產和銷售的特許經營權,引入第三方經營,就實現很大的改觀。 以億利潔能熱力項目為例:一是政府監管容易,只需要監測一家企業,并可實現24小時即時監測;二是通過獲取特許經營權,公司以BOO模式建設、投建、運營集中供熱(蒸汽)站,運營自負盈虧,純企業行為;三是公司為了盈利,必然會采用新技術,如微煤霧化燃燒技術4.0,提升生產效率,獲取更大收益,這樣做非常有利于科技進步;四是產銷市場化,企業用戶按需使用,即時結算,方便、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治理要解決好責任的歸屬問題,《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中明確界定了污染治理責任,指出排污者承擔污染治理主體責任,第三方治理單位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以及排污單位的委托要求,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合同約定的污染治理責任。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提醒,在工業環保領域推廣第三方治理難度較大。和市政環保相比,購買方工業企業的市場行為會偏分散、理性,大規模推廣比較難。 業內人士強調,工業企業和環保企業不是站在對立面,而是要有共同的目標,尤其第三方治理模式是長期配合的,就需要良性的合作,最終是用更好更節能的技術手段、更低的代價進行治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