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陜西環保督察反饋咸陽問題:空氣質量逐年惡化 |
(時間:2018-1-4 8:46:39) |
1月3日,陜西省委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向咸陽市委、市政府進行督察反饋。督察組指出,咸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領導干部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深度、重視程度、工作力度存在偏差,部分市直部門和縣政府環保職責不清,空氣質量逐年惡化,生態環境保護形勢非常嚴峻。 副省長、省環保督察巡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張道宏出席反饋會并講話;督察組組長周樹紅通報督察意見。 68家單位或企業被限期整改 約談10人問責117人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8月25日至9月24日,督察組對咸陽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工作。 督察組進駐期間,咸陽市按照邊督邊改要求,對督察組轉辦的349件環境投訴舉報案件全部辦結并向社會公開,責令限期整改68家,立案處罰47家,罰款105.4萬元,立案偵查2件,行政拘留2人,約談10人,問責117人。 督察指出,咸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產業結構長期偏重,污染物排放強度較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市環境保護工作與中省要求和人民群眾期望相比,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貫徹落實中省環保決策部署不夠堅決 一些領導干部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深度、重視程度、工作力度存在偏差,仍認為經濟發展是硬任務、環境保護是軟指標,環保執行力不足的問題比較明顯。 近三年來,咸陽市環保資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趨勢。一些縣(區)黨委政府對環境保護工作研究部署不到位,2014年有7個、2015年有3個、2016年有2個縣(區)委常委會議均沒有研究環保議題。 省政府要求關中地區2017年底完成60%的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改造,咸陽市62臺改造任務中僅有9家實施超低排放改造,3家“煤改氣”。新一輪渭河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部署確定的市本級10大類54個項目還有19個未完成。省政府及咸陽市《水污染防治方案》要求,2017年底完成所有工業園區和工業聚集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并投入運行,全市還有5個尚未建成。咸陽市確定2017年底建成區內加油站完成“油氣三次回收”,截至7月底全市92家僅32家完成。 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 煤炭削減不降反升 咸陽部分市直部門和縣政府環保職責不清,盡責不力,存在慢作為、亂作為問題,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力度不夠,責任落實不到位。 咸陽市發展改革委對燃煤削減工作任務落實不力,2017年1-8月規模以上企業實際煤炭消耗559萬噸,同比增長13.2%,煤炭削減不降反升。市公安局、商務局在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報廢工作中,執行有關工作程序不到位。市城建局、住建局在生活污水處理行政職能方面界定不清,行政職能發揮不夠。市國土局對地熱開采行業疏于監管,現有105眼地熱井,無“環評”手續、無采礦許可證和取水許可證問題普遍存在,地熱水回灌率僅9.7%。市住建局、城市執法管理局對城區建筑工地揚塵管控不夠有力,部分拆遷工地未完全落實防塵管理要求。市交通局對汽車維修經營許可審查把關不嚴,汽修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推進緩慢。市衛計局對部分醫療廢物監管不到位,轉運和處置環節存在不少環境安全隱患,一些醫療機構違規處置醫療廢物。 2016年,武功、永壽縣政府執行《環境保護法》及其配套辦法立案數為零,與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嚴管嚴查的期盼存在差距。禮泉縣政府對禮泉縣水泥廠淘汰不徹底,現場核查時,該水泥廠2臺1.8米、2臺2.2米磨機未拆除。三原縣政府在大氣污染形勢嚴峻的情況下,2017年2月違規開工新建燃煤鍋爐。 生態環境保護形勢非常嚴峻 空氣質量逐年惡化 咸陽空氣質量逐年惡化,由2014年的全省第4位、2015年的第9位,下降到2016年的第12位。2017年1-8月份,咸陽市優良天數僅為93天,全省排名倒數第一。咸陽市2016年第二產業占比58.3%,遠高于全國和全省39.8%和49%的比例,在產業結構長期偏重,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咸陽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到“十三五”末,還要規劃建設3個能源重點項目、6個火力發電項目、11個煤化工項目,對大氣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水環境質量有所下降。2016年,渭河干流咸陽鐵橋出境斷面水質總磷年均濃度同比上升24.9%。渭河興平段2015年全年為IV類水質,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分別有5次和2次未達到IV類要求。2014-2016年,渭河支流清河慕正橋斷面、李家橋斷面、泔河乾縣出境斷面均未達到咸陽市水質考核目標。渭河南岸仍有13個污水直排口,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時有發生。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急需加強。同時,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整體推進力度不夠,應引起足夠重視。 涇陽、淳化、乾縣、禮泉、永壽、三原6縣采礦采石企業普遍規模小,開發利用水平低,區域采石礦區環境影響面積達16.14平方公里,形成采剝面166個,生態破壞嚴重。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咸陽分公司等4家企業擅自將2014年以來產生的廢鉛蓄電池3290只(約53噸),交由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單位進行回收處置。各縣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普遍以衛生填埋為主,污泥處置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唐彬長發電責任有限公司近3000噸粉煤灰堆放于無防滲漏、防流失措施的空地,約20萬噸原煤露天堆放于煤場。延長石油西北橡膠有限責任公司煤炭、灰渣露天堆放,“三防”措施不完善。 30個工作日內上報整改方案 6個月內報告整改落實情況 督察強調,咸陽市委、市政府應根據《陜西省環境保護督察巡查方案(試行)》和督察反饋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省政府,6個月內報告整改落實情況。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通過主要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 張道宏在肯定咸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成效的同時,要求咸陽市各級各部門清醒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強化領導帶頭,強化執法監管,強化追責問責,確保中省環保督察指出問題全面整改。同時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各項措施落地落實,全面實施渭河清水行動,加快渭北“旱腰帶”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要圍繞長效推進環保工作,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努力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咸陽市委、市政府處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