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環保前沿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贛州市:扎實推進東江源生態環境保護 流域生態補償效益初顯
(時間:2018-3-6 10:24:04)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列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東江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水源。2016年,江西、廣東兩省政府簽署了《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建立了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水環境補償機制,中央、江西省級財政已累計下達東江流域生態補償獎補資金7億元,支持江西省贛州市東江源區實施環保項目33個,總投資7.7億元。試點實施一年多來,東江水質穩中向好,源區環境得到了綜合治理,體制機制不斷創新,跨區域合作局面有了新的突破。
  一、加強領導,凝心聚力落實責任。贛州市把東江流域生態補償工作作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政治責任和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將東江流域生態補償項目納入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統一調度,列入2017年度市委書記領銜推進落實的重大改革項目。贛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等會議上多次研究部署東江流域生態補償工作,高位推動生態補償工作。東江源區各縣均成立了縣級生態補償工作領導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科學規劃,項目謀劃好中擇優。在開展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和評估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東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實施方案》,針對東江源水質維穩壓力較大、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滯后、流域環境監管能力不足等問題,規劃實施污染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水源地保護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和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工程等五個方面的79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8.88億元。
  三、創新方式,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一是建立資金獎懲機制。贛州市出臺了《贛州市東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暫行辦法》,在規范資金管理的同時,創新了資金分配方式,將補償資金分為三部分:一部分(80%)作為基本補償資金,按照因素法分配下達各流域縣;一部分(不超過2%)作為機制獎勵資金,用于獎勵建立上下游達標流域上游縣;其余部分作為績效獎勵資金,根據各流域縣水質達標情況進行分配,形成“能獎能扣、獎優罰劣”的獎懲機制。二是嚴格項目管理。出臺《贛州市東江流域生態補償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項目范圍、建設管理、竣工驗收和考核程序等,有效保證了生態補償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三是加強各縣水質考核。為確保過境斷面水質達標,研究制定了《東江流域水質考核斷面監測方案》,在東江流域布設10個監測斷面,每月對pH值、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等23個指標進行監測。
  四、狠抓實施,補償政策紅利初顯。贛州市將2017年上級下達的獎補資金作為基本補償資金,根據東江源區各縣流域面積、水環境質量、水量資源等因素分配,將獎補資金7億元分配至流域縣的33個項目。截至2017年底,2017年度33個試點項目已完工7個,其余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億元以上。試點項目實施以來,東江跨省界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要求,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標逐步下降,東江源水質明顯改善。同時,源區安遠縣、會昌縣等縣探索改革生態領域行政執法體制,成立了綜合性執法機構,在全省率先組建了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和生態綜合執法局,嚴格執行生態準入制度,從源頭遏制污染,封山退果“鐵腕治水”,大力實施廢棄稀土礦山治理、畜禽污染整治和生態移民搬遷等系列措施,源區生態環境得到綜合治理。 
  五、加強合作,跨區聯動共贏發展。一是加強上下游區域交流合作。依托東江一衣帶水的親緣關系,江西省贛州市與廣東省廣州市、河源市、深圳市寶安區分別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在推進東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經貿交流等全面戰略合作。二是建立了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贛粵兩地建立了定南縣、龍川縣、和平縣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開展了系列跨界水質檢測和執法聯動。三是積極開展水質聯合監測。贛州市與河源市環境監測站確定了東江水質聯合監測方案,開展了同時間、同地點、同監測方法、同藥品、同儀器、同實施室的“六同”監測,有效加強了水質監測數據的質量控制。
  今后,江西省贛州市將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加強資金績效考核,強化治理措施,加強交流溝通,切實保護好東江源頭,送港粵兩地一江清水。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確保實現“十 
  7月1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到省環保廳調研。這是趙克志在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參觀環境應急監測設備展示,詳細詢問設備應用情況。   7月 
熱點文章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