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夏季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控重點在臭氧 |
(時間:2018-6-14 11:29:12) |
2018年5月1日至31日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3天,其中優2天,良21天,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天,優良天數比例76.7%,同比上升18.6個百分點;1月1日~5月31日,優良天數比例61.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4天,同比減少11天——13日市環保局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通報了1-5月及5月我市空氣質量狀況。 同時,會上發布了《成都市2018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據悉,我市將在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期間,加強對臭氧生成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簡稱VOCs)、氮氧化物(簡稱NOx)的管控。 夏季空氣污染防控重點是臭氧 臭氧是我市夏季空氣污染的最重要“元兇”,它雖然藏身于藍天身后,卻能對我們生產生活產生較大的危害。那么,“對付”它,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呢?根據《方案》,我市將從產生臭氧的前體物著手,實施五個方面措施。 據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強化工業源排放管控,嚴格落實VOCs重點企業限產、停產措施,強化石油化工、汽車制造、家具制造、涂料、制鞋、印刷包裝等重點行業企業監管,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其次要強化建筑工地VOCs排放管控,引導全市涉及VOCs排放作業工序的工地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實施錯峰施工。其三是要強化面源污染、無組織排放管控,強化管控汽修行業VOCs排放、露天燒烤、秸稈禁燒、露天焚燒等,并開展專項督查。四要強化移動源及油品VOCs、NOx排放管控,加強柴油貨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及車用油品和尿素管控。最后則要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實施區域污染協同減排,建立環境空氣質量數據共享機制。 措施之外,我市還將加強技術保障,推進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成都分中心、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擬實驗室成都中心建設,科學預警預測我市空氣質量狀況,針對性地提出臭氧污染防治對策措施。并強化督察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整合環保、公安、專家團隊力量和鄉鎮環保機構力量,組建成立了6個市級督察執法小組,涉及300余人的執法人員,在5-8月期間深入開展百日會戰行動,及時解決大氣突出環境問題,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 防治臭氧污染需要你我同參與 據了解,自2013年開展臭氧監測以來,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數據統計,2017年,臭氧日最大8小時均值共計超標49天,超標率為13.4%。 “臭氧生產的要素主要有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實施‘臭氧行動方案’,主要就是控制NOx、VOCs這兩項污染物排放的針對性措施,從源頭控制入手,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推動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臭氧污染的形成機理非常復雜,需要不斷對治理措施進行評估和調整優化,并制定新的政策和措施。2017年,成都第一次實施了“臭氧防控行動”,并對該工作成效進行了評估,為制定今年“臭氧防控行動方案”提供了依據,而在今年該項工作任務完成后,也會對每條工作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收集整理,提交專門科研機構進行科學評估,查漏補缺,為今后我市深化臭氧污染防控打下基礎。 那么,對于臭氧污染的防控,我們市民又能做些什么呢? 該負責人稱,每位市民既是大氣污染受害者,也是大氣污染制造者,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人人有責。站在企業的角度,企業法人、管理者應當自覺學法、知法、守法,自覺履行環保法律責任、主體責任、社會責任,依法治污、依法控污、依法排污;站在個人的角度,我們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自覺節約用電、用水、用氣等,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方式,不露天焚燒秸稈和垃圾,不吃或少吃露天燒烤,樹牢環保理念,養成環保習慣。“同時,我們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社會監督,及時糾正和舉報大氣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全社會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
|
|
|
推薦圖片 |
 | 習近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至5月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