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破解“工業圍城”,探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共贏 |
(時間:2018-10-29 9:29:44) |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生態環境部對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上半年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差的20個城市名單里,山西有7個城市在列。山西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環保抓的問題,主要是存量。存量問題表面看是環保問題,根子上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問題,表現是‘工業圍城’嚴重。” 探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應從全國一盤棋、區域一體化的大局著眼,從本地產業布局、行業調整、產業發展方式轉換著手。存在“工業圍城”困境的城市,應限制重化工業的增量發展,逐步提升存量產業的環境治理力度,一步一個腳印改變產業結構,改善環境質量;傳統能源占比過大、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地區,應逐步限制能源的利用量,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減輕環境污染的程度,實現環境治理的目標。 探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相關地方要從發展經濟的焦慮中解脫出來,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敢于擔當,平穩度過產業調整帶來的社會陣痛。解決“工業圍城”問題,調整產業布局,需要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可能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但不能忍一時的經濟效益損失,就不會有長久的環境效益的增加。 探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需要各地共同發力、聯動推進,建立全國、區域的補償機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為環境質量提升盡了力,全國、區域的環境質量就會有相應提升。一個地區為環境治理暫時付出了經濟代價,受益的地區應該通過實施區域發展戰略進行替代補償。 環境治理是個大戰役。每個地區及行業都應服從共同的目標,舍小利求大義,共同打贏藍天綠水保衛戰。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