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聯合國環境署駐華首代:中國正逐步引領區域和全球環境保護 |
(時間:2019-12-2 9:50:04) |
11月30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的第十三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召開。 此次論壇聚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涂瑞和發言時指出,當前全球環境整體狀況仍然在惡化,而且采取行動扭轉這種態勢的時機轉瞬即逝,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氣候變化、新技術不斷引入的風險是導致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驅動因素。 近日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相當于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 涂瑞和說,中國以切實的行動支持區域和全球環境保護,已經從過去的參與者、貢獻者,逐漸轉變為引領者,尤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了全球的引領作用,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在論壇上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上限,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綠色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更要注重調動社會各行各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能動性,匯聚最廣泛的社會力量,形成統一的社會共識,打一場污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張寶文說。 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主旨報告中強調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指出發展和保護是一體的,離開保護的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發展的保護是緣木求魚。 莊國泰說,2019年以來,環境部在主動服務高質量方面,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力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