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三個100% 重慶主要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向好 |
(時間:2020-4-8 8:35:58) |
4月7日,記者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疫情醫療廢物和廢水收集處置率達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主要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向好。 日產日清 醫療廢物和廢水收集處置率達10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醫療廢物處置方面,我市實行疫情醫療廢物專車、專人運送,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和市、區縣、處置單位三級應急體系,及時啟用永川、璧山、長壽等3個危險廢物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確保醫療廢物“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置”,疫情醫療廢物“日產日清”。 同時,全方位強化日常監管,累計出動8150人次,現場檢查醫療機構、處置單位1555家次。 截至4月2日,全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111噸/日,15家處置單位共服務了200家醫療機構和144個集中隔離點的疫情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累計處置醫療廢物4270.08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574.63噸,占13.5%),日均運行負荷52%,做到了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及設施環境監管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覆蓋,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 在醫療廢水處置方面,截至4月2日,全市生態環境部門累計出動8150人次,共巡查集中式(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848次,監測水質312次,未發現水質異常情況,現場檢查醫療機構1555家次、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246家次,實現了全市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水100%收集處理。 復工復產 一季度全市批復建設項目環評605個 為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市生態環境局堅決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既保持監管力度,又體現服務溫度。 一季度,全市共批復建設項目環評605個,涉及總投資約398億元,其中實施告知承諾制79個,涉及總投資約62億元。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3類項目環評申報24項,其中免于辦理環評7項、先開工后補辦3項、專人指導登記14項,持續做好渝昆高鐵、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制定落實40余條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具體措施,12369環保舉報熱線開通專門渠道為企業答疑解惑,優化建筑施工夜間作業監管幫扶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實施“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廢水收集處置短板,不斷提升全市醫療廢物、廢水領域監督管理水平。持續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和環境執法方式,推動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戰略新興產業等重大項目落地,幫扶指導企業解決環境問題,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安徽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滁州市反饋 |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9年9月23日至10月29日,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滁州市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