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建筑】綠色建筑推動可持續發展 節能技術與自然相結合 |
(時間:2012/4/26 14:32:14) |
每個人的辦公桌前,有一個小的LED臺燈,供光線不足時使用;兩個導氣管,可以讓人隨時享受到由導氣管傳輸進來的清新空氣。王慧攝 節能技術與自然相結合 說到綠色建筑,很多人可能馬上會聯想到拔地而起、充滿了各種高科技節能方案的新大樓。然而,記者面前這座不起眼的3層小樓,卻是一座經過改建、實打實的零能耗建筑。 東南亞地區首座由既有建筑改建而成的零能耗建筑坐落于新加坡建設局技術學院內,以前是一棟技術培訓樓,改建后設有辦公室、教室和資源中心。 初看,大樓里除了在走廊上能看到外墻上懸垂著的綠色植物,以及耳邊潺潺水聲,和一般學校的教學辦公樓沒有什么兩樣,記者甚至一度以為走錯了地方。但進入辦公室后,記者發現了明顯的不同——燈光并不強烈,沒有一般辦公室那種燈火通明的感覺。坐在桌子前,光線卻很好,完全不影響工作。記者抬頭一看,房頂上有一個大大的圓形燈,好似一個天井,光線就來自于此。 新加坡建設局國際開發署中國區主任程治介紹說,這些都是太陽光,是通過導光管將太陽光從各管口折射進來的。房頂上也有一些電燈,但是由于光線充足,并沒有開!稗k公室里安裝了感應器,自動測量室內照度,如果采光充足,系統就會相應關閉日光燈。”程治說,“每個人的辦公桌前,還有一個小的LED臺燈,以供光線不足時使用”。自然采光,節省了人工照明的需要。 這樣一個天井似的自然采光燈,足夠一個10人左右辦公室的照明需求。打開另一間小型辦公室,程治轉動著燈光開關說:“導光管還可以調節自然光的亮度,今天是陰天,所以燈才開到最大,光線也足夠,不需要開日光燈了! 這樣的熱帶國家,房子的能源消耗,除了照明,就是空調的使用了。這座樓的頂層安裝了太陽能光伏板,為大樓供應所有電能,自給自足。尤其是,它并沒有安裝昂貴的蓄電池,而是通過電網將多余的電能輸送出去,在太陽能不足時則輸入電能。據介紹,一般情況下,新加坡充足的陽光完全夠用,而且能效要比一般辦公樓高出40%—50%。 這幢建筑里的技術都與自然相結合。比如,大樓外墻按照適當光照角度設置的遮陽板能有效遮擋陽光,阻止強烈的陽光透過玻璃直射室內,起到了降溫的作用;覆蓋在建筑外墻的垂直植被和屋頂花園,都具有遮陽隔熱的作用;屋頂建有特別為熱帶氣候研制的金屬太陽能集熱煙囪,能吸收太陽輻射,并通過熱壓原理抽出室內熱氣,促使室外空氣流入室內,持續的空氣流通能達到自然通風及降溫的目的。 “我們的空調出風口在地面,這樣冷空氣以低速從地面輸出,與室內的熱氣混合后,緩緩上升至天花板并被抽出。這樣的空調系統比傳統的空調系統更節能更環保!背讨谓榻B說。而在辦公室的每張桌子上都有兩個導氣管,可以讓一直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們隨時享受到由導氣管傳輸的清新空氣。程治表示,這種自然采光和通風設計,在定義上叫做被動式設計。這座綠色建筑便結合了這些被動式設計,并且充分利用太陽能,在能源使用方面達到完全的“自給自足”。 原來,昂貴并不是綠色理念的代名詞,也不是只有高科技才能換來綠色。將科技因地制宜地加以應用并與自然相結合,毫不起眼的舊房子也可以變成綠色的。眼前的這座綠色零能耗建筑具有實驗性質,里面有功能強大的自動化管理系統,不斷收集數據,為未來的既有建筑改造提供方案。不久的將來,在新加坡,很多這樣不起眼的舊房子都將成為綠色建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