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国内老熟妇对白XXXXHD-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控制|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環保技術|土壤修復|綠色建筑
化工|水處理|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綠色建筑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德州市綠色建筑加速“生長”
(時間:2016-1-4 9:30:57)

  提到綠色,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茂密的森林,抑或一望無際的草原。聽到“綠色建筑”時,又有怎樣的想象?是“會呼吸”的住宅,還是低碳節能的商場? 
  2016年1月1日起,縣城及以上城市規劃區新建建筑全面執行山東省綠色建筑設計規范,至少滿足一星級綠色建筑要求。日前,記者深入市住建部門及部分項目采訪,為您揭開綠色建筑的神秘“面紗”。 
  為什么建?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提高居住舒適性 
  何為綠色建筑?市住建局節能科技科科長劉愛義為我們闡釋了這一概念:“它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   
  目前,我國對綠色建筑有著嚴格的評價標準,分為6大項106個小項,包括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等,等級由高到低為三星、二星和一星。 
  采用綠色理念及標準設計建造的住宅,與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在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康博公館,記者找到了答案。康博公館社區內,已投入使用的能源中心系統為住宅24小時熱水及商業的冬季供熱、夏季供冷提供了能源保障。“與傳統的采暖、制冷系統相比,我們的系統極大降低了運行及管理費用,每年可節省標準煤434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8萬噸。”山東康博置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尹黎明介紹說。 
  除了能源中心系統,康博公館還在樓房外墻設置了6厘米的保溫層,節約了70%的自然能耗。而獨有的新風系統可以24小時進行室內外空氣交換,提高了室內含氧量,即使家中門窗封閉也能獲得新鮮空氣,房子變得“會呼吸”。 
  “綠色建筑對居民而言,主要是提升建筑品質,提高居住的舒適性、健康性。它改變了以往建筑產業只重視規模數量而忽視人需求的弊端,讓建筑與人更和諧。 ”劉愛義如是說。 
  怎樣推進?擴增量改存量,綠色源自“四節一環保” 
  新建建筑執行綠色標準,是推進綠色建筑的重要方式。 2014年起,我市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綠色建筑行動的實施意見》,規定全市所有機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圖書館等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單體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同時規范綠色建筑管理和質量控制,從設計源頭把關,并鼓勵建筑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住宅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合格的綠色建筑是有標識的,分為設計階段標識和運營階段標識,從規劃、施工到最后的入住、管理,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始終,最終實現‘四節一環保’(四節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劉愛義告訴記者。 
  作為一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德州萬達廣場擁有17萬平方米的商業購物中心。如此大的面積如何實現節能降耗?萬達廣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楊經理道出秘訣: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該系統由萬達集團自主研發,將萬達廣場內具備消防管理、安防管理、設備管理、運營管理、節能管理等5大功能的16個運營管理子系統集成在一個平臺上,實時監測運行數據,實現一鍵式的智能管理。“慧云系統好比人的大腦,通過監控、指揮各子系統,使商業建筑整體智能化運行。 ”他介紹說。 
  登錄夜景照明系統,記者發現系統內設置了平時、周末、節假日3個分類,每個分類下又各有3種模式可供選擇。“我們根據晴雨天、客流量等情況,不同時段啟用相應模式,保證顧客舒適的同時達到節能效果。”楊經理表示。慧云系統還可根據各子系統的運行數據形成分析報告,方便管理人員找出能耗漏洞,修正運行程序,實現進一步節能降耗。 
  新建建筑執行綠色標準,既有建筑也經歷著“綠色”改造。我市采取“中央財政獎勵,本級財政補貼,權屬或主管單位籌集,居民適當分擔,社會資金投入”的方式,加大對既有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力度,不斷規范改造程序,加強監管調度。同時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嚴把建筑設計、圖審和竣工驗收關,規范公共建筑節能監測系統管理。 
  “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增綠色建筑項目69個,面積達541.1萬平方米。其中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項目64個,面積達451.7萬平方米;有9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標識,其中三星級項目1個。 
  如何突破?需匯聚多方力量,邁過三道坎 
  采訪中,劉愛義認為,全面推廣綠色建筑,需邁過市場認知、技術突破和政策配套三道坎。 
  在我市,很多開發企業及建設單位對推廣綠色建筑積極性不高。“很多市民不知道什么是綠色建筑?它有什么好處?所以綠色建筑的市場認知度不高。我們開發康博公館一期時,就開始著重培育市場,加大宣傳力度,讓客戶了解并認可我們的綠色建筑。”尹黎明說。 
  一名房地產開發商坦言:“綠色建筑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成本卻是擺在眼前最現實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綠色建筑運用了大量建筑節能技術,提高了建筑成本,對開發商來說開發風險較大。綠色建筑的成本優勢在交付業主使用后才得以逐漸體現,但大量開發商并不參與后期物業管理,他們承擔高建設成本的同時,感受不到綠色節能的長期效益,因此缺乏積極性。“破解成本制約瓶頸,關鍵還是靠技術突破。這需要政府加強新技術的引導,需要企業多學習先進技術,加強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突破,注重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 ”劉愛義說。 
  政策配套層面,目前由于只有公益性建筑才能享受上級綠色建筑資金補助,降低了商業性建筑項目的積極性。基于解決這一問題,省住建廳已明確規定,2016年起,綠色建筑獎補由原來的項目設計標識星級變更為運行標識星級。項目獲綠色建筑運行標識后,經核查符合相關要求的,一次性撥付獎勵資金。獎勵標準為:一星級綠色建筑15元/平方米,二星級綠色建筑30元/平方米,三星級綠色建筑50元/平方米。 
  “十二五”期間我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情況 
  評論: 
  推廣綠色建筑,破解高能耗困局
  
  當全球建筑能源消耗超過工業,當國內治理霧霾成為共識,綠色建筑應運而生。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綠色建筑的行動綱領、政策標準,加大推廣力度,涌現出一批綠色建筑,成績可圈可點。 
  當前,各地正處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大量能源消耗影響了城市可持續發展。有關研究表明,每提高1%城鎮化率,將新增城市用水約17億立方米,新增能耗約標準煤6000萬噸。從建筑房產業看,要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突破口就在全面推廣綠色建筑。 
  推廣綠色建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政府應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措施,讓每位市民認識到綠色建筑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激發消費需求。同時鼓勵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加快轉型升級,加強技術人才培養,讓綠色真正成為行業的準入標準,從而破解建筑房產領域高能耗的困局。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熱點文章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