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陜西省:鼓勵房地產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
(時間:2016-11-23 10:47:34) |
22日,《陜西省建筑節能條例》(修訂草案修改二稿)提交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條例在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等方面新增了諸多條款。 民用建筑市政公用設施應配套設計節水設施 條例修訂草案修改二稿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安排建筑節能專項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等,用于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省、設區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質量技術監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建立建筑節能材料和產品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 民用建筑和市政公用設施應配套設計節水設施。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綠地率在40%以上或者規劃建筑面積在 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具備條件的應當配套設計雨水回收利用設施。鼓勵自建中水回用設施或者利用市政中水。鼓勵新建住宅施工裝修一體化或者菜單式裝修。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能效測評結果應公示 新增條款還規定,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對建筑能效進行測評和標識,并按國家有關規定將測評結果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已取得能效標識的建筑,圍護結構和主要用能設備發生改變時,應重新進行建筑能效測評和標識。申請國家和本省工程質量獎項的建筑、申請財政資金補助的建筑,應當進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鼓勵其他民用建筑進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對其出具的建筑節能相關檢測數據和檢測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出具虛假報告或鑒定結論的,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10萬平方米以上小區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條例修訂草案修改二稿規定,下列新建建筑應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城市新區、綠色生態城區的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具體要求,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省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及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確定。鼓勵其他房地產開發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建設綠色生態居住小區。設計單位應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和建設單位的要求進行設計,明確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施設備的技術指標要求和采取的綠色建筑技術措施等內容。鼓勵企業和相關機構開展綠色建筑咨詢服務,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建立綠色建筑咨詢服務的評價和監督管理機制。綠色建筑項目應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預拌砂漿、預拌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新型墻體材料。鼓勵在圍墻、管井、管溝、小區道路和地面停車場等工程中使用再生建筑材料。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