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策從限塑行至禁塑 可降解塑料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
(時間:2021-4-30 8:31:49) |
白色污染久矣,可降解塑料有望徹底解決廢塑堆積。人類社會生產的塑料制品近半數最終會填埋處理或流入自然環境,而塑料的自然降解一般長達百年以上,殘留的塑料垃圾不僅占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且對土壤、水體乃至生物鏈產生了極大的危害。可降解塑料是目前主流的解決手段,該材料繼承了傳統塑料優良的工作性能,通過分子鏈的篩選實現生物可降解,一定堆肥條件下在數十天到一年內實現完全降解,材料從高分子聚合態徹底分解為H2O 和CO2,融入生態圈綠色物質循環。 政策催化,可降解塑料需求釋放加速。2020 年我國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繼2008 年限塑令以來再一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問題,市場稱之“禁塑令”。《意見》明確在2020、2022 和2025 年分步實現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遞塑料包裝等的限制使用,政策整體指引圍繞“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范一批”的核心思路展開。我們認為,塑料制品需求相對剛性,短期亦無其他便利性替代用品,完全禁用難度較大,這便意味著部分傳統塑料的需求部分將向可降解塑料轉移。隨著各省出臺措施推行限塑,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釋放有望加速。 可降解塑料市場潛力大,需求有望達到270 萬噸。根據《意見》內容,我們認為快遞、農業、外賣和零售行業將會是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先行領域,在2022年和2025 年逐步提高可降解塑料的市場滲透率。從政策指引和行業塑料消費量出發,我們認為至2025 年快遞包裝、農業地膜、一次性餐具以及塑料購物袋等領域將會釋放可降解塑料需求68 萬噸、49 萬噸、47 萬噸和106 萬噸,合計270 萬噸。按可降解塑料均價2 萬元/噸進行粗略的匡算,市場規模達540億元。 供給端方興未艾,未來市場缺口在93 萬噸以上。據統計,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規模約99.6 萬噸/年,其中有48 萬噸在中國,產能普遍規模較小且集中度低,PLA 和PBAT 單線產能最大僅15 萬噸/年(美國Nature Works)和10萬噸/年(意大利Novamont)。目前全球產能在加速擴張,在建工程共計138.1萬噸/年,其中對大部分來自中國(128.7 萬噸/年)。目前中國現有及在建產能合計約176.7 萬噸,但中國新限塑政策推行釋放的可降解塑料需求將有望達到270 萬噸,若需求達到預期,供給端缺口仍在93 萬噸以上。 投資建議:可降解塑料屬于新興的塑料新材料,分子篩選和量產技術均處于快速迭代的時期,目前較為成熟的品種為PLA、PBAT 和淀粉基塑料。當前可降解塑料成本仍為傳統塑料的數倍,但需求在各國環保政策的帶動下加速釋放,市場供不應求下價格維持傳統塑料兩倍以上。當前綜合產能規模,在建工程投放時間,業務協同以及公司技術積累等情況,關注金發科技、金丹科技、彤程新材和瑞豐高材。
|
|
|
|
推薦圖片 |
 | 嘉寶莉獲CEC涂料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認 | 3月12日,嘉寶莉集團旗下BB氧吧抗病毒兒童墻面漆、海妮寶貝、海藻泥3代、小清新系列墻面漆、雅晶石、普拉亞藝術涂料和無機涂料等85款產品榮獲CEC(中環聯合)涂料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 |
|
|
|
|
熱點文章 |
|
|